1
|
何以安民:现代国家“根本性议程”的赓续与创制——以王韬、李大钊和毛泽东为中心的讨论
|
闾小波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2
|
从“互鉴”到“序进”:西力东渐时期中国人的世局观
|
朱栋荣
闾小波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3
|
重审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冯桂芬方案”
|
朱栋荣
闾小波
|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4
|
走出条块关系的治乱困局
|
周振超
闾小波
杨雪冬
关保英
王立新
郝宇青
刘笑言
|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5
|
“极端民主化”现象与中共组织形态的曲变--基于对八七会议后中共顺直省委三次改组的考察
|
闾小波
|
《苏区研究》
|
2019 |
0 |
|
6
|
政治约定的失效与政治秩序的失范——基于清末民初立国建政时期的考察
|
闾小波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7
|
帝制中国的政体形态:保育式政体
|
闾小波
|
《社会科学文摘》
|
2018 |
0 |
|
8
|
公民话语与阶级话语的张力——1953年普选运动中的选民资格审查
|
闾小波
|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9
|
重“实质”抑“形式”——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民主选举策略的调适
|
闾小波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0
|
中共革命时期选举策略转换分析
|
闾小波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1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样本——苏维埃运动时期毛泽东对巴黎公社的认知与实践
|
束锦
闾小波
|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2
|
中共早期革命中的巴黎公社元素及路线图的展呈——基于对广州起义的考察
|
束锦
闾小波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3
|
化理念为制度——民本主义转化为社会公正的路径探索
|
闾小波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4
|
当代政治实践中的官本位思想残留典型——“微服私访”式官民互动的套路与思维
|
闾小波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2013 |
0 |
|
15
|
做实专题询问夯实人大监督权根基
|
闾小波
|
《人大研究》
|
2012 |
1
|
|
16
|
论晚清阅读革命的兴起及政治功效
|
闾小波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7
|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议事规则的思考
|
闾小波
|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
2011 |
7
|
|
18
|
从反封建到发扬优秀传统文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认知
|
闾小波
赖静萍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9
|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民主选举的认知——以1921-1949年为研究时段
|
闾小波
赖静萍
|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20
|
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
闾小波
|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