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作者导航
机构导航
期刊评价报告
期刊开放获取
下载APP
登录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检索历史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构建知识产权大司法体制
认领
被引量:
6
1
作者
易继明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60-1283,共24页
知识产权司法体制包括知识产权司法组织和审判机制两个部分。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体制改革在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建设中进行,旨在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司法体系。这一体系构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的知识产权专门法院既是初...
知识产权司法体制包括知识产权司法组织和审判机制两个部分。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体制改革在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建设中进行,旨在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司法体系。这一体系构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的知识产权专门法院既是初审,也是上诉审,是“初审+上诉审”的模式,同时还要组建国家层级的知识产权高级法院或者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巡回法庭;②知识产权法院建设不能遍地开花式地进行,应该以中心城市为基础组建10至13家,辅之以派出法庭的模式;③知识产权法院实行民事、行政、刑事审判“三合一”审判组织模式;④破除大陆法系行政职权主义的固有思维,司法有权对知识产权的有效性与否作出实质性的裁判;⑤设立技术调查官,配合专家咨询、专家陪审及司法鉴定等制度,形成技术类案件的技术事实多元查明机制。循此思路形成的知识产权大司法体制,强化了知识产权审判的专门化和专业性,是符合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制度优化方案,足以树立起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之“强保护”的国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法院
中心
法院
全国性
统一
法院
三合一
技术调查官
题名
构建知识产权大司法体制
认领
被引量:
6
1
作者
易继明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60-1283,共24页
基金
本文为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5ZDA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知识产权司法体制包括知识产权司法组织和审判机制两个部分。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体制改革在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建设中进行,旨在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司法体系。这一体系构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的知识产权专门法院既是初审,也是上诉审,是“初审+上诉审”的模式,同时还要组建国家层级的知识产权高级法院或者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巡回法庭;②知识产权法院建设不能遍地开花式地进行,应该以中心城市为基础组建10至13家,辅之以派出法庭的模式;③知识产权法院实行民事、行政、刑事审判“三合一”审判组织模式;④破除大陆法系行政职权主义的固有思维,司法有权对知识产权的有效性与否作出实质性的裁判;⑤设立技术调查官,配合专家咨询、专家陪审及司法鉴定等制度,形成技术类案件的技术事实多元查明机制。循此思路形成的知识产权大司法体制,强化了知识产权审判的专门化和专业性,是符合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制度优化方案,足以树立起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之“强保护”的国际形象。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法院
中心
法院
全国性
统一
法院
三合一
技术调查官
Keywords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Central Court
Nationwide Unified Court
"3 - in - 1"
Tech-nical Investigator
分类号
D923.4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政治法律—法学]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构建知识产权大司法体制
易继明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6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帐号登录
手机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
登录
注册新用户
忘记密码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馆外登录
获取短信验证码
登 录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馆外登录
使用
中文期刊助手
扫描二维码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标题
*
邮箱
*
反馈意见
*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
保存
取消
请在输入框中输入下图中的验证字符。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