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八面河油田压裂工艺技术综述
认领
- 1
-
-
作者
潘麒光
-
机构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50-52,共3页
-
文摘
随着八面河油田对低渗透储层的不断动用,压裂技术已成为低渗透区块增产的重要方式。八面河油田经过十多年对疏松砂岩油藏压裂工艺技术研究,根据不同地层特点,采取浅层砂岩低伤害压裂技术、深层致密砂岩低伤害压裂技术、复合充填压裂防砂技术等不同压裂工艺,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配套工艺技术。
-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
疏松砂岩
压裂
-
Keywords
Bamianhe Oilfield
Loose Sandstone
Fracturing
-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八面河油田中低渗油藏重复压裂工艺研究
认领
- 2
-
-
作者
李靖
-
机构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41-43,共3页
-
文摘
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四段属于中低渗稠油油藏,增产措施以压裂改造为主,但因生产过程中地层裂缝闭合及地层细粉砂运移嵌入,致使压裂增产逐渐失效。分析疏松砂岩重复压裂技术难点,针对性开展了基础分析、试验模拟,确定“高砂比、高加砂浓度、大排量”暂堵转向重复压裂思路,并对暂堵转向压裂施工参数及压裂液体系进行了优化,取得较好的改造效果。
-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
中低渗油藏
重复压裂工艺
-
Keywords
Bamianhe Oilfield
Middle-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Refracturing Process
-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八面河油田面四区沙三中高含水油藏综合治理
认领
- 3
-
-
作者
雷军平
-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坪北石油合作开发项目经理部
-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6-38,共3页
-
文摘
面四区沙三中经过多年开发,目前处于高液高含水开发阶段,开发效果逐年变差。基于开发特征分析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进行储层分类治理:Ⅰ类区域完善开发井网,根据区域能量保持状况实施提水提液研究,Ⅱ类区域评价注水开发效果,进行提高单井产能以及稠油区域水驱转热采研究,同时对沙三中老区开展调整潜力研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生产,收到较好的开发效果,为八面河油田高含水稠油油藏的有效动用提供借鉴。
-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
面四区沙三
中高含水油藏
综合治理
-
Keywords
Bamianhe Oilfield
Sha-3 of Mian 4 Area
Medium to High Water Cut Reservoi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
分类号
TE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八面河油田注水系统适应性分析及建议
认领
- 4
-
-
作者
万彬
-
机构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24-26,共3页
-
文摘
八面河油田经过多年开发,其地面管网存在腐蚀老化、机组效率低等问题。根据注水压力和水质能够满足注水开发的需要,以及GB/T 31453-2015《油田生产系统节能监测规范》等的要求,八面河油田对地面注水系统进行适应性评价。分析认为,北部油区可完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以提升水质,同时停用角四污水站,南部联合注水系统可在更换设备后采用降压运行、局部增压等改造措施,有效提升地面注水工程系统水质,减少能耗,降低运行成本。
-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
注水系统
适应性分析
污水处理站
-
Keywords
Bamianhe Oilfield
Water Injection System
Adaptability Analysis
Sewage Treatment Station
-
分类号
TE13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八面河沟谷带形成演化及成藏特征
认领
- 5
-
-
作者
宋光超
-
机构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3-15,共3页
-
文摘
八面河沟谷带地区成藏条件良好,但勘探及认识程度较低,油气成藏控制因素不明确,制约了进一步的勘探。通过构造演化、沉积充填分析及油藏解剖,分析沟谷带成藏控制因素,认为输导体系、油储对接、有效圈闭为油气成藏的三大主要控制因素。其中,输导体系是控制油气运聚和分布的关键,油储对接控制主要含油层系,有效圈闭控制油气的富集部位。
-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
沟谷带
构造演化
油气成藏
-
Keywords
Bamianhe Oilfield
Cheuch Area
Structural Evolution
Petroleum Entrapment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天文地球—地质学]
-
-
题名八面河西区滩坝砂体有效开发动用研究
认领
- 6
-
-
作者
李晓华
荣焕青
-
机构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8-21,24共5页
-
文摘
滩坝砂岩性油藏是八面河油田近年来主要的产建接替阵地,但储层灰质含量重,非均质性强等因素制约开发效果。采用“AC—BL”交会图法识别滩坝砂体复杂岩性,以“COND—VLIM”交会图法识别油、水、同层及干层,制定识别岩性和流体的解释标准,掌握单砂体的储层展布规律,开展储层分类并优选出有利区,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和矿场实践经验,制定开发技术对策,落实可有效动用的地质储量。
-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
滩坝砂体
交会图
储层分类
-
Keywords
Bamianhe Oilfield
Beach Bar Sandbody
Crossplot
Reservoir Classification
-
分类号
TE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面14区沙四段6砂组压裂工艺优化探讨
认领
- 7
-
-
作者
杨文东
-
机构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34-37,共4页
-
文摘
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四段6砂组为高孔、中渗透稠油油藏,压裂是储层措施增产的主要手段。由于区块储层敏感性较强、原油粘度高、岩心疏松,压裂措施效果差、有效期短。优选JC-NW2长效防膨剂,优化压裂液配方,在提高压裂液粘度的同时降低对储层的伤害,优化压裂施工参数,保证近井带高效充填,重复压裂取得较好效果。
-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
压裂工艺
长效防膨剂
压裂液
-
Keywords
Bamianhe Oilfield
Fracturing Technology
Long-acting Antiswelling Agent
Fracturing Fluid
-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八面河油田联合系统注水伤害及水质改善技术研究
认领
- 8
-
-
作者
万彬
-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26-28,共3页
-
文摘
八面河油田联合系统水质综合达标率由91%下降到58%,水质恶化严重。分析八面河油田注水系统水质恶化因素及伤害机理,认为联合系统主要腐蚀因素为细菌腐蚀,电化学腐蚀在该注水管网中影响较弱,建议在南区联合站尝试投加杀菌剂,以此抑制细菌滋生及细菌腐蚀。通过开展注水适应性研究,单剂筛选以及配伍性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水处理药剂投加方案并应用于实际,收到较好的效果。
-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
联合系统
注水水质
水处理药剂
-
Keywords
Bamianhe Oilfield
Integrated System
Injected Water Quality
Water Treatment Agent
-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八面河油田地面集油工艺优化技术研究
认领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刘凤华
-
机构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21-24,共4页
-
文摘
随着八面河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三级布站模式逐渐暴露出管理点多,维护工作量大,岗位人员多等问题,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生产信息化将单井产液计量由计量站内计量改为井口功图计量,为地面集油工艺优化创造了条件。根据八面河油田各油藏开发区块原油物性及集油工艺现状,开展地面集油工艺优化研究,采用单管串接集油、单管环状、枝状掺水集油工艺替代单管(双管)集油工艺,优化集油管网及布站模式,降低管网投资及运行成本。
-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
地面集油工艺
优化研究
三级布站模式
-
Keywords
Bamianhe Oilfield
Surface Oil Gather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Research
Three-level Station Arrangement Mode
-
分类号
TE355.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八面河油田南区流场调整的做法与效果
认领
- 10
-
-
作者
王维希
-
机构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22-25,共4页
-
文摘
以八面河油田南区注水油藏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油藏特高含水开发期的特点,面对井网缺损,流线固定,平面、纵向驱替不均衡,弱驱部位的剩余油难以有效动用等问题,立足老油田、老区和老井,转变注采调配观念,创新思路,以改善水驱效率和实现均衡驱替为目的,开展了一系列流场调整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低成本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推广提供经验和支持。
-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
水驱油藏
流场调整
井网
-
Keywords
Bamianhe Oilfield
Waterflooding Reservoir
Flow Distribution Adjustment
Well Pattern
-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氮气辅助吞吐工艺在八面河油田的应用研究
认领
- 11
-
-
作者
马美娜
-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分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0-12,共3页
-
文摘
八面河油田沙四段一直以来就是该油田热采产量的主要产区,近年来随着热采轮次的增加,该区产量出现大幅度的下滑。影响多轮次递减因素主要有:储层薄;采出程度高,地层能量不足;泥质含量高;汽窜。运用氮气辅助吞吐技术在八面河油田沙四段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从套管注入氮气5.5×104 m3,然后开始注汽,注汽开始后从油管注入高温起泡剂,同时从套管注入氮气,直至高温起泡剂注完,增能助排作用明显。
-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
蒸汽吞吐
多轮次递减
氮气
-
Keywords
Bamianhe Oilfield
Huff and Puff
Multi-cycle Degression
-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八面河油田面138区沙四段开发特征分析
认领
- 12
-
-
作者
胡建英
-
机构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23-25,28共4页
-
文摘
面138区沙四段经过多年的热采开发,砂体地层能量逐年下降,储层原油流动性变差,区块的整体开发效果不断变差,稳产形势严峻。分析该区的储层特征、剩余油分布规律和井网开发状况,结合以往井网加密井的储层物性和生产情况,总结出面138沙四段开发特征及下步挖潜方向:在地层系数高、井网密度低、单井控制储量超过5×104 t的区域可部署加密井来进一步挖潜增效;在压力保持水平高的区域可采用氮气辅助工艺实现增压助排,改善热采效果。
-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
开发特征
储层特征
剩余油分布
-
Keywords
Bamianhe Oilfiel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八面河油田角5—23区块钻井难点及对策
认领
- 13
-
-
作者
林安国
杨宜娣
-
机构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江汉采油厂
-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22-25,共4页
-
文摘
八面河油田角5—23区块为完善井网,提高采收率,常采用大斜度井、水平井挖潜剩余油。在满足油藏目标要求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的井口布置及施工顺序、井眼轨迹优化及针对性绕障设计,可以有效改善角5—23区块加密井防碰难度,降低井眼相遇几率;老区加密井施工中,通过采取直井段防斜打直、浅层造斜保障措施、轨迹数据监测、牙轮钻头钻防碰井段、井眼碰撞征兆监测等防范措施,能有效地避免井眼相碰风险,并提高整体作业时效;加强老井定向数据库的管理汇集工作,对无数据的油水井采取陀螺测量井斜、方位数据,进一步做好测斜数据收集工作,可为防碰绕障提供必要的保障。
-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
水平井
防碰绕障
免钻塞
-
Keywords
Bamianhe Oilfield
Horizontal Well
Avoidance of Underground Obstacle Bumper
Free from Drilling Hug
-
分类号
TE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概率神经网络识别岩性方法在沙子岭地区的应用
认领
- 14
-
-
作者
王书
-
机构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3-15,共3页
-
文摘
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简单非线性神经元相互连接构成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性、容错性、联想记忆功能和推理意识功能,在模式识别领域应用广泛。利用自然电位(SP)、自然伽马(GR)、声波时差(AC)、泥质含量(SH)、电阻率(RT),有效孔隙度(PORR)、总孔隙度(POR)等7条测井曲线作为岩性识别网络输入信息的主参数,建立沙子岭地区的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单井进行预测,发现该预测方法在沙子岭地区能识别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灰质粉砂岩、灰岩、灰质泥岩等多种岩性。将预测结果与取心资料对比,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该方法在本区的适用性。
-
关键词
沙子岭地区
神经网络
岩性识别模型
八面河油田
-
Keywords
Shaziling Area
Neural Network
Lithology Identification Model
Bamianhe Oilfield
-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天文地球—地质学]
-
-
题名面三块主力砂体注水开发特征分析
认领
- 15
-
-
作者
潘翠兰
-
机构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22-24,35共4页
-
文摘
面3块位于八面河油田主体构造带中部,油藏类型为一个浅层、特高孔、中高渗、常温常压、普通稠油工类构造一岩性油藏。该单元纵向上主含油层系有3组共16个含油小层,受沉积、构造等多种因素影响,各含油小层的开发特征存在差异。在剩余油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采出程度低于单元平均采出程度16.9%的主力砂体的开发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其中,S上31-1砂体面2—7—7井区,S3上42512砂体有效厚度〉2ITI的区域,S1.2砂组有效厚度〉2m的区域,以及S44砂组剩余油富集区,均能实现2.0t以上产能,为后续面3块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
-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
面3块
注水开发
采出程度
-
Keywords
Bamianhe Oilfield
Mian 3 Block
Water-- flooding
Recovery Percent
-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面4区沙四段5砂组注水开发特征分析
认领
- 16
-
-
作者
蒋成兵
-
机构
中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1-12,15共3页
-
文摘
八面河油田面4区沙四段5砂组属于中-低渗透油藏,平面上储层差异较小,但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油井见效时间及持续时间不同。通过对该砂组(S451、S452)注水开发特征的分析,认为该类油藏在先期注水(2~8)×104 m3的情况下采取定向井开发,能获得较高产能以及累产,并且在满足该条件下日产液的携砂能力能有效降低地层砂对产能的不利影响。
-
关键词
中-低渗油藏
注水开发
存水量
定向井
水平井
八面河油田
-
Keywords
Low-Medium Permeability Reservoir
Water-Flooding Development
Water Storage Volume
Direc tional Well
Horizontal Well
Bamianhe Oilfield
-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的应用
认领
- 17
-
-
作者
毛琳
-
机构
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录井公司
长江大学
-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27-29,共3页
-
文摘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技术为探测和测量油管与油套空间内水的流动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可直接获取水流速度,定量计算水流量,能有效避免放射性物质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适用于八面河油田注水井效果监测,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
关键词
氧活化测井
八面河油田
应用
-
Keywords
Oxygen Activation Logging
Water Injection Examination
Bamianhe Oilfield
-
分类号
P631.6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天文地球—地质学]
-
-
题名八面河油田2#湿蒸汽发生器购置可行性分析
认领
- 18
-
-
作者
汪永康
-
机构
中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65-67,共3页
-
文摘
热采是八面河油田稳产稳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年均热采井数为115口左右,年注汽量约21×104 m3,年增油量约6.2×104t,锅炉平均注汽压力17.1MPa,注汽干度要求达到70%以上,热采效益才能得到体现。
-
关键词
热采
湿蒸汽发生器
八面河油田
-
Keywords
Thermal Recovery
Wet Vapor Generator
Bamianhe Oilfield
-
分类号
TE3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八面河油田热采汽窜治理对策
认领
被引量:2
- 19
-
-
作者
焦辉
-
机构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41-43,共3页
-
文摘
八面河稠油Ⅱ类油藏进入多轮次热采以后,汽窜现象逐渐增多,热采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分析认为汽窜的发生主要与井距小、油层厚度薄及油藏非均质性有关,要治理汽窜就要采取错位运行,减少汽窜的发生;利用两井、多井组合注汽,建立地层压力场、温度场,减少热损失,提高蒸汽利用率;采用高温化学剂封堵汽窜通道,提高波及系数。
-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
汽窜
热采
错位注汽
组合注汽
-
Keywords
Bamianhe Oilfield
Steam Channeling
Thermal Recovery
Dislocation Steam Injection
Combination Steam Injection
-
分类号
TE358.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八面河油田泵效影响因素浅析
认领
- 20
-
-
作者
覃亚
-
机构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57-60,共4页
-
文摘
随着开采的不断深入,八面河油田产能建设逐渐转向了非主力砂体和稠油区块的开采,使得低泵效井越来越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八面河油田整体泵效和其它指标的实现。分析八面河油田生产情况,认为低泵效主要是由工作制度不合理和工艺技术限制而引起的。在立足产量稳定、增产,保证采油时率的基础上,建立一套以工作制度优化调整为主,配套特殊工艺为辅的治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泵效。
-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
泵效
工作制度
优化调整
-
Keywords
Bamianhe Oilfield
Pump Efficiency
Working System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
分类号
TE933.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使用中文期刊助手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