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作者导航
机构导航
期刊评价报告
期刊开放获取
下载APP
登录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检索历史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应用—Ⅱ.泌阳凹陷石油运移初探
认领
被引量:
9
1
作者
麦碧娴
汪本善
+2 位作者
张丽洁
邢福健
李汉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 337-346,共10页
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泌阳凹陷石油运移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运移阶段、主要运移阶段和晚其运移阶段。根据流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结果计算邮各阶段石油运移的温度、压力和水介质条件。研究还表明:早期运移阶段发生于核二段地层沉积...
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泌阳凹陷石油运移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运移阶段、主要运移阶段和晚其运移阶段。根据流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结果计算邮各阶段石油运移的温度、压力和水介质条件。研究还表明:早期运移阶段发生于核二段地层沉积时到渐新世末期,深度为1900-3000m;主要运移阶段伴随着温新世末的上升运动而开始,深度为1200-2500m;晚期运移阶段发生于新世末以后,深度为2600m开始。主要运移阶段石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溶裂隙
石油运移
矿物包体
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应用—Ⅱ.泌阳凹陷石油运移初探
认领
被引量:
9
1
作者
麦碧娴
汪本善
张丽洁
邢福健
李汉城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
出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 337-346,共10页
文摘
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泌阳凹陷石油运移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运移阶段、主要运移阶段和晚其运移阶段。根据流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结果计算邮各阶段石油运移的温度、压力和水介质条件。研究还表明:早期运移阶段发生于核二段地层沉积时到渐新世末期,深度为1900-3000m;主要运移阶段伴随着温新世末的上升运动而开始,深度为1200-2500m;晚期运移阶段发生于新世末以后,深度为2600m开始。主要运移阶段石油
关键词
压溶裂隙
石油运移
矿物包体
石油
Keywords
pressure
-
solution
fissure
petroleum
migration
migration
stage
分类号
P618.130.1 [天文地球—矿床学][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应用—Ⅱ.泌阳凹陷石油运移初探
麦碧娴
汪本善
张丽洁
邢福健
李汉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帐号登录
手机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
登录
注册新用户
忘记密码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馆外登录
获取短信验证码
登 录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馆外登录
使用
中文期刊助手
扫描二维码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标题
*
邮箱
*
反馈意见
*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
保存
取消
请在输入框中输入下图中的验证字符。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提交